發(fā)生火災時,不能乘坐電梯的道理大家都懂。不過,當一場火災猝不及防到來時,尤其身處高層建筑時,人們總想以最快的方式逃離火場,很自然會想到搭乘電梯逃生。
然而你可能不會意識到,當你踏入電梯轎廂的時候,意味著你離危險又近了一步。
消防公司,做了一起關于電梯煙霧救助實驗,用實驗的方式來告訴你,為什么在火災發(fā)生時不能乘坐電梯逃生。
無毒煙餅充斥電梯轎廂
兩只小白鼠瞬間焦躁不安
實驗場地在一個電梯井內進行。首先,消防人員在轎廂內1.5米處,放置2只實驗小白鼠模擬人類在轎廂內遇到煙霧時所會發(fā)生的情況。
為了讓實驗效果更逼真,實驗人員通過模擬負一樓發(fā)生火災,同時點燃煙餅,產生的煙氣進入電梯井后瞬間變成了垂直流向,很快便通過門縫進入電梯轎廂內部。待煙餅燃燒10分鐘后,消防人員進行模擬破拆解救。
實驗之前,工作人員通過在電梯轎廂內部、底部、頂部以及走廊上放置了4個探頭進行監(jiān)視。實驗開始后,通過監(jiān)控探頭,我們可以看到,當煙霧充斥電梯轎廂時,原本活蹦亂跳的兩只小白鼠,明顯出現(xiàn)了狂躁不安的情況。
短短幾分鐘后,電梯門被消防人員打開,轎廂里已充滿了煙氣,透過籠子可以看到小白鼠雖然沒有窒息死亡,但能明顯感覺到它的驚恐,反應也開始變得遲鈍。
“這是無毒煙餅的煙氣,如果是真正的火場,在毒煙中3~5分鐘就可能會有窒息危險,一旦電梯被濃煙籠罩,整個電梯井將成為死胡同。”這就是“煙囪效應”,而發(fā)生火災時火場內的能見度幾乎為零,這為消防人員的解救無疑大大提高了難度。
火場禁止乘坐電梯有哪些科學依據
事實上,火災時禁止使用電梯或不應將電梯作為安全疏散設施不僅是國際慣例,國內的相關法規(guī)、標準、規(guī)范、制度等也都作了類似規(guī)定。
那么,它到底有什么科學依據呢?
第一,一旦火災發(fā)生,往往容易因斷電而造成電梯“卡殼”,將乘坐電梯逃生的人員困在電梯廂內。
第二,也就是實驗中大家已經看到的,電梯井直通樓房各層,一旦發(fā)生火情,火場煙氣涌入電梯井時極易形成“煙囪效應”,電梯里的人員隨時會因濃煙毒氣熏嗆而窒息死亡。
第三,電梯不具有防高溫性能。當在火災時遇到高溫,電梯廂容易失控甚至變形卡住。
有人可能會說,經常會看到高層建筑內有消防電梯,是不是可以在發(fā)生火災時乘坐它逃生呢?
消防電梯具有較高的防水防火要求,且有備用電源,但其主要用途是在建筑物發(fā)生火災時供消防人員進行滅火與救援使用。